• 假比重密度-松裝密度測試儀(bulk density)
  • 假比重密度-松裝密度測試儀(bulk density)

假比重密度-松裝密度測試儀(bulk density)

松裝密度測試儀bulk density
用於非金屬粉體的松裝密度測試儀
假比重容量計
容積密度,表觀密度或體積密度
型號 : B1

影響粉末假比重/松裝密度的因素很多,如粉末顆粒形狀、尺寸、表面粗糙度及粒徑的大小等。通常這些因素因粉末的製造取樣方法及其工藝條件的不同而有明顯差別。一般來説,粉末假比重/松裝密度隨顆粒尺寸的減小、顆粒非球狀係數的增大以及表面粗糙度的增加而減小。用於非金屬粉體的松裝密度測試儀,Bulk density,容積密度,表觀密度或體積密度。它依據—粉塵物性試驗方法GB/T16913:堆積密度的測定 自然堆積法,一般用於除金屬粉末以外的其它粉體的松裝密度測試

影響粉體流動性的因素
1.粒徑大小:
顆粒越細,顆粒比表面積越大,粉體分子引力、靜電引力作用增大,影響顆粒的流動;顆粒越細,粒子間越容易吸附,結團,沾黏性增大,導致休止角增大,流動性變差;顆粒越細越容易形成緊密堆積,透氣率下降,壓縮率增大,同樣使流動性變差。
2.濕度:
當水份含量很少時,最初水份都被吸附在其表面,這種吸附水對粉體的流動性影響不大,隨著水分的增加,在吸附水的周圍形成了薄膜水,顆粒間就不容易發生相對移動,故限制了顆粒整體的流動性,當水份增加到超過最大分子結合水時,整個顆粒流動性變差,甚至整體會失去流動性。
3.顆粒形狀:
形狀不同的粉末也具有不同流動性。
球形顆粒因其相互間的接觸面積最小面具有最好的流動性,片狀或枝狀的粒子表面有大量的平面接觸點和不規則粒子間的裁切力,故流動性差。


  規格參數

  測量量筒容積

 100cm3

  裝樣量筒容積

 120cm3

  漏斗錐度

 60±0.5°

  漏斗流出口直徑

 Φ12.7mm

  漏斗高度

 115mm

粉體特性是粉體材料宏觀性質的總稱,包括粉體流動性、飛濺性、密實性等方面,研究粉體物性對粉體生產、加工、包裝、運輸、儲存、應用等方面的工程設計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比如
粉體的流動性影響儲料倉底部的椎體角度和輸送管道傾斜角度的設計;
粉體的飛濺性影響粉體生產和應用場所的防護;
粉體的密實性(振實密度-tap density和松裝密度bulk density)影響盛裝、運輸粉體容器體積設計等。
因此,粉體特性測試,在粉體工程設計上具有重要意義。

粉體流動性-豪斯納比(Hausner ratio)與卡爾指數(Carr index)表
carr.jpg


操作影片:


操作步驟
:

將測量量筒放到平台上,將平台調至水平,將阻塞棒插到漏斗中以堵住流出口,並保證阻塞棒處於直立狀態。將待測粉體裝滿盛樣量筒後全部倒入漏斗中,然後拔出阻塞棒,使粉體通過漏斗流出口流到測量量筒中,當粉體全部流出後取出測量量筒,用刮板刮平後放到天平上稱量。

 

如果粉體潮濕,則需要事先進行乾燥。乾燥的方法是將粉體放到105℃的烘箱中烘乾。如果粉體中有雜物,需要用80目的篩網除去雜物。

 

同一個樣品要做三次測試,取其平均值為該樣品的松裝密度結果,並且這三次測試所得到的粉體的品質最大值與最小值之差應小於1g,否則要繼續測試,直到有三次品質的最大值與最小值之差小於1g,就用這三次數據計算松裝密度值。

b1-formula.jpg

ρh:松裝密度;  V:體積(這裡是100)    
m1:第一次測試樣品的品質
m2:第二次測試樣品的品質                      
m3:第三次測試樣品的品質